首页

优美之家论坛国产

时间:2025-05-25 02:40:46 作者: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 浏览量:18129

  中新网5月23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近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为实施可信数字身份战略,推进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保护公民身份信息安全,支撑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家有关部门根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共16条,主要规定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及网号、网证的概念、申领方式;二是明确了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效力、应用场景;三是强调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平台等对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四是对未成年人申领、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作出特殊规定。

  《管理办法》明确网号、网证的自愿使用原则,鼓励有关主管部门、重点行业、互联网平台按照用户自愿原则推广应用网号、网证,但同时保留、提供现有的或者其他合法方式进行登记、核验身份。鼓励互联网平台接入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但应当保障未使用网号、网证的用户与使用网号、网证的用户享有同等服务。

  《管理办法》严格依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规定,充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益。在信息收集方面,对用户选择使用网号、网证登记、核验真实身份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用户同意外,互联网平台不得要求用户另行提供明文身份信息。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所收集的信息仅限网络身份认证所必要的信息,不收集其他信息,不会影响用户正常使用互联网应用。在信息提供方面,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坚持“最小化提供”原则,对依法需要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但无需留存法定身份证件信息的,仅向互联网平台提供核验结果;对依法确需获取、留存用户法定身份证件信息的,经用户单独同意,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向互联网平台提供必要的明文身份信息。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履行协助义务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应当依法提供相关信息,但提供的信息仅限网号、网证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和认证日志信息。

  目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上线运行,广大用户可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申领并使用网号、网证,以便在互联网服务及有关部门、行业管理中非明文登记、核验真实身份信息,减少相关服务管理环节对个人信息的采集、留存,实现公民身份信息“可用不可见”,同时降低互联网平台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投入成本。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防部: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上海4月29日电 (浦帆)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4月29日,在万里长江的入海口上海市崇明区万安村建设现场,由我国自主研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顺利始发,正式开启越江之旅,标志着崇太长江隧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4年,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合成立“国强·敦煌文化守护专项基金”,用于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及弘扬事业,带动更多社会公益力量赓续传承,助力敦煌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

一片梁长32米重143吨 延时拍摄瑞梅铁路架梁作业

办法》共六章二十二条,从管理职责、评价标准、评价程序、结果发布及应用等方面规范广西道路货物运输企业信用评价,逐步完善广西治超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陆家嘴7年前花85亿买到“毒地”,向苏钢集团索赔百亿获立案

与会专家从多个角度对大通道建设前景展开研讨。其中,专家学者强调交通战略思想运用、政府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全方位统筹规划等方面的重要性,并指出,大通道建设中的“中缅通道”“中老泰通道”“中老柬通道”等具有重要价值,应重点开拓建设,以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赵波:恢复住房需求仍需更多政策发力

在我看来,以考古为桥梁,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基因,不断加深不同文化人群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同时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在世界文明体系下更有助于反观和理解我们自身的文明。在中外合作考古的进程中,作出故宫考古人的不懈努力,擦亮“宫”字号。(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